然而,去痛片也并非完全无害。因为其含有氨基比林与非那西丁两种在安全性上存疑的成分,去痛片在很多国家已经被淘汰。
我国卫生部在1982年9月也已明令禁止使用包括氨基比林片剂/针剂、非那西丁片剂。然而,现在仍有许多地方在使用含有氨基比林或非那西丁的去痛片,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。
长期服用去痛片,可能会引发三大严重的后果。首先,它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,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骨髓质坏死,尿毒症等严重病变,如果病情恶化,还可能演变成癌症。
其次,长期服用去痛片可能会让身体产生药物依赖以及耐受性,加大剂量和提高药效的难度。最后,它还可能引发中性粒细胞缺乏等问题,影响人体健康。因此,对待去痛片,我们应当谨慎使用,切勿长期依赖。
02
去痛片、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片,镇痛哪个更好?听听医生怎么说
市面上最常用的镇痛良药有去痛片、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片,这三兄弟镇痛效果都不错,但让许多消费者苦恼的是,该如何在这三者之间做出选择呢?
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刘宣彤医生特别提醒大家,实际上这三种药物各具特色,不能随意乱吃。如果服用不当,它们甚至会变成“致病”的根源。
去痛片
去痛片的价格亲民,人们常常将其作为居家常备的良药,然而去痛片却有毒副作用。 因为去痛片中的咖啡因与苯巴比妥等成分。
不仅仅会让人对其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,而且一旦停药,会出现精神不振、打哈欠、流泪、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,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休克。
布洛芬
布洛芬不仅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,还可以用来治疗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发的发热。由于布洛芬拥有抗炎特性,它常被用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、急性痛风等炎症引起的疼痛。
对于头痛、牙痛、神经痛等症状,布洛芬也能发挥出极佳的疗效。虽然布洛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治疗头痛等疼痛,但也有可能会引发一些过敏反应。
有些患者服用布洛芬后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荨麻疹、胃痛等症状。另外,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特别小心,这类人群不能使用布洛芬。
布洛芬对于肾脏和胃肠道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,会抑制血小板功能,服用后可能会增加出血时间。
对乙酰氨基酚片
对乙酰氨基酚片通过抑制人体内的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,为身体提供疼痛与炎症的解药,它擅长缓解轻中度疼痛,与其他药物协同作战时,镇痛效果会更好。
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,对于发热患者,它可担任退热的得力助手。然而,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时,一定要遵循规范的用药方式,切勿过量使用。
每天最大使用剂量不能超过两克,同时连续使用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。在解热时,连续使用时间不能超过三天;在镇痛时,连续使用时间不能超过五天。
尽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副作用相对较小,但仍需注意,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一样,它可能会引发过敏性皮炎,如皮疹、荨麻疹、皮肤瘙痒等症状。
若不慎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,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,从而引发胃肠道、中枢神经内出血。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,这是需要特别警惕的。
如果肝肾功能不全,也要谨慎使用这种药物。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期间,切记不能同时服用其他解热镇痛的药物,否则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03
安全服用止痛药,记住这4点
1、正确诊断是关键
在使用止痛药之前,必须确定疼痛的原因。不同的疼痛原因需要不同的止痛药来缓解,因此必须先经过医生的诊断,以确保所用药物是正确的。
2、剂量和用法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
一般来说,口服药物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发挥药效,但如果过量服用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严格控制剂量。
3、不要长期或频繁地使用止痛药
即使是非常安全的止痛药,长期使用也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,增加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也无法缓解疼痛。因此,只有在疼痛症状明显时才应该使用止痛药,并且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。
4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
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。在使用止痛药时,应该注意观察是否有任何不良反应,如呼吸急促、过敏反应等。如有任何不适,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